Total Pageviews

15655

Thursday, 15 November 2012

练笔随笔:四格

四格

我难得拾掇凌乱的房间,有人形容,这房像斗室,我辩解那是蜗居,毕竟是我居住的地方,和生物的名称沾点边,较活气。仔细想,我肖蛇,为什么不是蛇窝?但这蜗居还有一个我刚搬进来时为它所取的名字,叫四格,四四方方,和四格没什么两样,勉强地置两张单人床垫,再来摆设书桌、衣橱,空间就这样彻底用完。

哥曾形容这房子困不住我,因为个性,他认为我属于外向类型,绝不让四格这么单调地框住,那也不是,我常待在四格里足不出户,那至少算是形式上的囚住了吧?他似乎没留意我这番话,迳自一股脑对着笔电,戴着耳筒边听流行曲,沉醉在自己的电玩世界。比起他,我想他可以更快切换世界,同样也困不住他活跃的脑袋。

我习惯了安静,这房子是租的,房东为了节省,用三角板隔开几间小房,房客都是来自十七区附近的上班族、学生等,这样的房子,隔音效果自然不太理想,四格座落于房子的最尾端,靠近厨房和浴室;浴室、洗手间是共用的,经常有人来回走往,时而有人在客厅讲电话,对面房的男生下班回家后便是对着电脑,键盘噼噼啪啪掺杂一些音效,还有偶尔一些网上游戏的术语,此起彼落,隔壁的房东太太追看电视剧且经常惊呼不断,我和声音似乎正在玩闭气潜水,看谁先耐不住,率先沉不住气。最后,我也加入了制造杂声的一群,扭开播音机,听音乐,闹中取静来自娱。

渐渐习惯了这里房客的作息,早上大家都忙着抢浴室沐浴梳洗准备上班上学,我素来起得较早,也不必和大家拼个你死我活。午间其他房客都外出,房子几乎只剩我一人或房东太太,这时段较自由,可以享有我自己宁静的空间,但一入夜,大家回来了,又是一番嘈杂。这样的生活让我日渐麻木,可以把吵闹当做是耳边风,同学也笑我,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,周遭的环境再怎么乱,我居然还能悠闲哼曲,思考其他事情,尽管不喜欢,但人在外,总得习惯与接受。

四格,还有什么诠释呢?当初取名字的时候没想太多,单凭直觉告诉我:四格空白的墙。还不止,可以任由我来发挥想象,故事由我编,每一格可以仍由我来转换,哥说四道墙给他刻板的形象。我想,能跨越四格的话那就是一种境界,一个人的出发点,未必是眼前的空白,它未经雕琢,自然单调,如果觉得空洞,可能那是心境的反映。我从来不觉得四格太空泛,正因为它的朴质,像璞玉未雕而充满想象。

春風化雨


春風化雨
--
讀死亡詩社的淺思

·分享會的概述
上個月在學校響應支持同學辦的讀書會活動,分享了個人最近閱讀小說並且觀賞的電影死亡詩社(直譯主題)。

我先是接觸小說,一下子便追到結尾,這裡省略精彩讚歎的話。稍後得知原來這部小說也有電影,當讀書會負責人秋瑩詢問我是否願意分享一部作品的時候,我略微思索,雖然之前沒有出席其他場次的分享會,但據聞形式是以個人閱讀經驗來分享文藝作品。我腦海里馬上浮現死亡詩社的影子,我不刻意挑選材料,不過是想讓大家體驗裡頭的詩意。於是,這件事很快便拍案下來,我請同學幫忙下載電影,平日大家念書壓力大,想必也需要一些娛樂來調劑緊繃的心情,透過電影來帶動大家進入書本扎實的內容,藉此讓大家舒一口氣,當然也懷著自己的私心:今年似乎很少看戲。

分享會當天發生不少小插曲,驟雨後的週五晚上,我之前接到通知,聽說原本的場地更換了,來到指定課室Lembayung,卻見門戶深鎖,好不容等到另一位負責人心寧到場,又跑了一趟技術人員的辦公室,費盡口舌解釋我們已經透過信函申請借用場地,待核對獲批後,對方才肯為我們解鎖開門。

開場我簡略地概述該電影的背景,以及創作的由來;內容主要是敘述一群學生在追逐“傳統、榮譽、紀律、優秀”的教育體制下,與內心潛藏著的自由意識產生極大的衝突;接受嚴謹的精英教育方式、秉持一定要考上“名牌大學”作為求學的最終目標、承載著大人們所寄託的希望,孩子們被逼從小壓抑自己的志趣,而逐漸扼殺自己的天賦。或許在求學過程中,我們謹守傳統、我們取得榮耀、我們遵守紀律、我們自以為優秀,但是渺小的生靈,在人生短促下,不斷地活在別人的眼光里,是否還能活出自我呢?這個答案我交由出席者自己體會與發掘,然後就是大家一起看電影進入討論部份。

·當投入電影情節
由於時間緊湊,我們把許多部份都省略了,只挑選幾個經典部份來仔細觀賞,其中包括主角基丁老師教育學生的經典情節:從不同角度來觀看自己的生活、什麽是詩、如何踏出自己獨特的人生步伐等畫面,我們在投入觀看的同時,也深深感動。

電影中不乏深具啓發作用的名句。對於年輕人缺乏克制與判斷能力,無法妥善管制自己等問題被出席者提了出來,這讓我想起我的中學,大概我也是令師長頭疼的份子:我并不固守傳統,也不遵守紀律,但是這並不代表我不尊重師長,只是我較不願意接受約束,一些看起來可笑無理的要求我從來不會正視。有些時候並非孩子刻意高唱反調,倘出現反常行為,必定有所緣故,而真正解決根除問題的並非一味地限制與處分,而是深入理解并加以引導。

或許該說我小時候的成長環境過度自由,造成我極端排斥與別人一樣,而顯得沒有個性。但在施展個性的前提下,我認為是有必要說服別人來接受你的那套方式,可能不是完全被認同,但至少符合不造成別人的困擾;我主張的是倘若要特出另類,就得確保不牽涉他人:對於自己的人生,我們有權選擇自已所要的生活方式,但是後果自然也應該由自己來負責承擔,並非一味任性妄為。

·春風化雨後記
開頭電影的中文翻譯居然是“春風化雨”,我愣了一下,心想著是不是下載錯了,再來進入內容,的確是這部電影沒錯。我思考了一下,春風應該是指“教師”,“化雨”自然就是指學生,正因為有風的助力,才能孕育出雨來,我是這麼詮釋,同時也欽佩中文譯者的用心,譯文完全擺脫原文的框架,卻又不失其深度意義,頗有意思。

看罷電影,我最後要提的是:什麽是生活?

出席者回答自由、浪漫等諸類具有的美詞來形容自己所嚮往的人生。每個人的憧憬都不同,自然沒有統一的答案。我總結:每个人生活就是属于自己的一首诗;正如基丁老師所倡導鼓勵的每個人的生活都像一首詩。沒有定律,全賴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詮釋

Sowhat will your verse be?”